
一、政策背景
国家战略导向
近年来,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国务院及海关总署明确提出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,支持综保区、自贸试验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创新发展。1210监管模式(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/出口)作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核心政策之一,通过“保税备货、集中申报”显著提升通关效率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是推动外贸新业态发展的重要抓手。
区域发展机遇
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,北海作为对接东盟的“桥头堡”,承担着深化中国-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使命。RCEP(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)生效后,跨境电商产业迎来政策红利期,建设1210监管场所将助力北海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枢纽,融入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。
二、本地发展需求
产业升级迫切性
北海市外贸结构亟待优化,传统加工贸易面临转型压力,跨境电商成为培育新动能的关键领域。目前北海综保区已具备一定保税物流基础,但缺乏适配1210模式的专用监管清关及作业场所,制约了跨境电商规模化发展。
企业需求驱动
区内及周边电商企业、物流服务商对保税备货模式需求强烈。建设1210公共清关中心可满足企业“前店后仓”运营需求,缩短商品到消费者时效(如东盟生鲜、电子产品等),降低资金占用成本,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。
三、基础条件支撑
区位与交通优势
北海综保区毗邻铁山港深水码头和福成机场,具备海陆空多式联运条件,可高效衔接中欧班列、跨境公路运输及东盟海运航线,为跨境电商物流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配套政策保障
广西已出台跨境电商专项扶持政策,北海综保区叠加“综保区21条”及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,叠加1210监管场所的落地,将形成“政策+基础设施+服务”的完整生态链。
四、建设意义
经济价值:预计带动跨境电商年交易额增长超30%,吸引头部平台及供应链企业入驻,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。
社会效益:创造就业岗位,促进本地传统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,助力乡村振兴(如东盟农产品上行、北海特色产品出海)。
战略意义:完善北部湾跨境电商基础设施网络,服务“一带一路”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,提升北海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枢纽地位。
五、总结
北海综保区建设1210公共清关中心是响应国家政策、抢抓RCEP机遇、破解本地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。项目落地将显著提升区域跨境电商竞争力,为打造中国-东盟跨境贸易数字化标杆提供核心载体。